再次多謝e週刊,希望傳媒朋友們可以多宣揚糖尿的影響,好令大眾提高警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糖尿病。
我記得n年前讀書時學糖尿病係中年人打後的毛病(45歲後的機會會越來越高),但隨著肥胖等問題日益嚴重,大家又缺乏運動,糖尿病已經有年輕化趨勢。依家5個糖尿病患期者就有1個人在40歲前病發,而年青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往往比較差(參考文獻),佢哋會比其他的患者更早出現糖尿病發症,甚至死亡,所以大家真的不可掉以輕心
(刊登於e週刊2016年3月31日 022)e週刊連結
糖尿病在本港死亡率排行第10,根據香港糖尿病聯合會統計,現時全港約有70萬人患有糖尿病,發病人口超過1成,即每10人中便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近年更有年輕化趨勢,有兩成病人在40歲前便已發現有糖尿病,每年的病發率增長達15%,比全球的3%增長率為高。
由此可見本港糖尿病情況越來越嚴重,但最令醫者擔心的,是有高達兩成的年輕糖尿病人「唔乖」,不肯依時注射胰島素針或服藥控制身體血糖量,日積月累,導致病情急速惡化,有病人在30歲便因糖尿上眼喪失9成視力,悔不當初,有嚴重的甚至突然猝死。
自行減藥
「佢哋就好似明知就嚟要考DSE都唔讀書嘅學生,唔肯依時打針食藥,有啲喺政府醫院攞咗4個月糖尿藥,可以用到第十一個月都仲未用晒,佢哋好多都係處於青春期嘅年輕糖尿病人,反叛、唔乖自己減藥,其實咁樣好危險。」
曾在威爾斯親王醫院醫治糖尿病人的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丁昭慧,談起這班反叛的年輕糖尿病人,充滿感慨,「我好緊張佢哋有事,但佢哋反而唔緊張自己,尤其係一型糖尿病人,佢哋因為基因出現問題自細已經有糖尿,以為有好多經驗,於是就唔跟醫生指示,自已減藥,或者唔覆診做檢查,最深印象係有次有個病人唔嚟覆診,我打去佢屋企,點知佢家人話佢突然病發猝死。」根據丁醫生的臨床經驗,大約有一至二成的糖尿病人沒有依時打針食藥。
以為近視
三十歲的陳小姐曾經是「唔乖一族」,她自細已經有糖尿病,屬於一型糖尿患者,每天都要在肚皮注射胰島素針,控制血糖量至合適的水平,每日早午晚三次,日日如是。出來社會工作後,與朋友出街飲食玩樂的次數越來越多,便忘記了打針,或者一日打兩次了事,結果在去年血糖指數突然急升,出現血糖上眼併發症,右眼視力急跌,如今只剩下一成,左眼則有七至八成,「我最初以為近視,但係去驗眼就只有一百度近視,我唔為意,到後來睇嘢越來越矇,好似有層霧遮住咁,返工要好近咁望住部電腦,隻眼好攰,特別喺夜晚行路因為睇唔到前面,成日仆低,兩隻腳跌到損晒,有次去泰國旅行夜晚出街要人扶住先行得,唔係就會跌低,好似盲咗咁。」
後來陳小姐看眼科醫生,發現原來是血糖上眼,出現糖尿病黃斑水腫,視網膜的微血管受到高血糖破壞,血液中的水份和蛋白質從血管壁滲出,以致黃斑區出現水腫,並逐漸破壞視覺組織,導致視力大打折扣。
這時陳小姐才恍然知驚,醫生替她雙眼進行激光治療,但並沒有明顯改善,視力模糊的情況持續,直至今年三月再接受最新的眼內藥物注射治療,情況才開始慢慢有改善,「睇嘢冇咗霧嘅感覺,睇書叫做睇到一行行字,可以過番啲正常生活。」
眼內注射
眼科專科醫生陳偉民指出,眼內注射藥物可以對糖尿病黃斑水腫作針對性治療,藥物能滲透到視網膜下的血管,抑制眼球內一種名為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FG)的運作,從而抑制血管異常增生並消除水腫,達致視力提升的效果。陳醫生說:「這是治療糖尿上眼嘅一個大突破,現時每十個糖尿病人,就有三個有糖尿眼,不過好多人都唔知原來糖尿可以上眼,所以好多情況都係一有已經好嚴重。」呼籲糖尿患者應該定期驗眼,否則便會錯失治療機會。
事實上,若糖尿病人積極面對,可以大大減低出現併發症的機會。丁昭慧醫生最近便遇到同是三十歲,卻表現「很乖」的糖尿病人。「佢喺2014年驗血仲好正常,但上年做身體檢查發現血糖過高,之後確診為二型糖尿,呢個消息對佢真係晴天霹靂,因為佢好想生BB,但糖尿病人懷孕會增加流產及妊娠中毒症嘅風險,嚴重會令BB出現癲癎甚至有生命危險。但佢好積極做治療,每日都打針、做運動、依時覆診做檢查,而家糖化血紅素(HbA1c)已由最初的20%跌到去5至6%正常水平,諗住半年後開始計劃做人。我每次見佢都讚佢,真係好開心呀。」